受訪專家: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(yī)院第七醫(yī)學中心成癮醫(yī)學科主任醫(yī)師 陶然
環(huán)球時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牛雨蕾
春節(jié)臨近,學生們都放了寒假,有了更多自由支配的時間,相信不少家長都會不約而同地擔心孩子的上網問題。日前,共青團中央維護青少年權益部、中國互聯(lián)網信息中心發(fā)布了《2021年全國未成年人互聯(lián)網使用情況研究報告》,“青少年模式”使用率低等問題受到社會廣泛關注。上述報告顯示,有91.6%的家長知道“青少年模式”,但設置過此模式的未成年人和家長占比不到五成,其中有四成家長認為效果不夠明顯。
“青少年模式”是2019年3月由國家互聯(lián)網信息辦公室牽頭,在主要短視頻平臺和直播平臺試點上線的“青少年防沉迷系統(tǒng)”。該系統(tǒng)會在使用時段、使用時長、功能和瀏覽內容等方面對未成年人的上網行為進行規(guī)范。
記者體驗“青少年模式”后發(fā)現(xiàn),相比于此前“一刀切”“僅限制時長”的粗放管理模式,當前各大社交媒體、短視頻平臺已經有了較大改善。例如,提供了對青少年的年齡、性別的甄別,設置一些有針對性興趣標簽選項,盡可能為青少年提供符合年齡的個性化內容。但仍有不少漏洞,比如,模式設置密碼一般僅有四位,進入模式后還可以任意修改年齡等。很多平臺的“青少年模式”和普通模式沒有太大差別。記者發(fā)現(xiàn),在某劇情類游戲應用中,“青少年模式”下,使用者仍可以和成年玩家一起游戲,接觸包括暴力、兇殺、色情內容的“劇本”。
此外,“青少年模式”在家庭使用情景中,也有不少難點。
機制簡單,防不住青少年。家住北京市的李女士有一個上小學6年級的兒子?!白詮拈_始上網課,我兒子就成了‘計算機專業(yè)人士’,技術比我都強,破解四位數(shù)密碼對他來說根本不是事兒。”李女士感慨。山西省的宋女士一提起孩子上網,也有些頭疼:“我兒子剛4歲,看家長輸一次密碼就能記住,下次玩時就能自己解鎖。”
有觸網需求,單一平臺限制作用不大。“現(xiàn)在孩子們經常上網課,即便線下上課,老師也會通過網絡發(fā)布很多學習內容,根本沒辦法限制孩子上網?!崩钆空J為,控制孩子觸網是不大現(xiàn)實的。北京市的王先生也認為,家長不可能隨時監(jiān)測孩子:“即便在部分軟件里設置‘青少年模式’,孩子也有其他渠道接觸網絡?!?/span>
有的家長覺得“沒必要”,有的“拗不過”。“我們家孩子每天最多玩1個小時,到點收手機?!蓖跸壬J為,與其打開“青少年模式”,不如直接控制孩子接觸網絡的時間。李女士則“拗不過”孩子:“孩子不喜歡‘青少年模式’,老纏著我關掉,不給關就鬧脾氣?!?/span>
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(yī)院第七醫(yī)學中心成癮醫(yī)學科主任醫(yī)師陶然告訴“環(huán)球時報健康客戶端”的記者:“過度接觸網絡,不僅會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,給眼睛、脊柱等帶來傷害,還會在成長關鍵期影響孩子的思維模式、認知方式、情緒改善能力。”首先,過度觸網會讓孩子對人際交流感覺淡漠,而人際交流是最能調動大腦活動的,沉迷網絡會影響大腦發(fā)育。其次,網絡上有不少負面信息,孩子頻繁接觸后會影響建立健康的世界觀、人生觀、價值觀。最后,很多孩子觸網是為了發(fā)泄不良情緒,但這種方法反而會導致其在現(xiàn)實中更加退縮,不利于養(yǎng)成良性的情緒改善模式。
“網絡平臺的‘青少年模式’往往是刻板的,效果非常有限,家長需采取正確的方式干預孩子上網?!碧杖徽f。
建立嚴格的家庭制度。家長絕不能心軟,應該跟孩子溝通好這件事情的嚴肅性,并同孩子商量好接觸電子產品的時間、時段、使用范圍,建立起一個嚴格的家庭制度,并督促孩子按照制度執(zhí)行。
多陪伴孩子做對身心有益的家庭活動。“最好的教育是陪伴。”陶然說,家長應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給予足夠的陪伴,多帶孩子到戶外玩耍,進行互動式的體育運動,或幫孩子培養(yǎng)一項有益的技能,有機會還應帶孩子出門旅行。
與孩子交朋友,了解其心理需求。每一個孩子在成長中都期待收獲肯定與認可,當這些需求在現(xiàn)實中無法得到滿足時,他們就會將目光投向網絡世界?!凹议L們應該向游戲開發(fā)商學習,他們往往能滿足孩子們的英雄夢。”陶然說。
以身作則,家長是孩子最親近的模仿對象。“孩子在成長過程中,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模仿家長?!碧杖徽f,要想讓孩子避免過度觸網,家長應該以身作則,不能自己每天抱著手機玩?!?/span>
版權聲明:本文內容由互聯(lián)網用戶自發(fā)貢獻,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,不擁有所有權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。如發(fā)現(xiàn)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/違法違規(guī)的內容, 請發(fā)送郵件至 舉報,一經查實,本站將立刻刪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