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全面從嚴治黨的穩(wěn)步推進,“把抓好黨建作為最大政績”“堅持黨建引領”已成為黨建共識,“政績觀專題教育”“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專題教育”“黨史學習教育”的有序開展,讓黨支部工作質量越來越高,領導對黨建工作的認識水平和重視程度達到了新高度。然后一系列問題也隨之產生,特別是在基層一線。
一、黨建資料過度留痕
繼中央對“文山會?!敝厝鰮粢院?,基層的工作會議和報表工作量明顯減少。但對于黨建工作來說,留存資料的標準和數量卻越來越多,很多領導干部提到黨建工作,明知是不合理的,但怕擔責任惹是非,要是被安上個“黨性差”“不講政治”的帽子,說大可大,也就聽之任之了。
以組織生活會為例,2022年中央正式文件要求不要搞“征求意見”等材料,包括2021年度組織生活會,中央都要求不要過度留痕。結果到了基層檢查的時候,檢查組人員還是要查你的相關資料。你要稍有異議,那他只會變本加厲地給你記錄更多問題,搞得基層人員只能被“層層加碼”。
實事求是地講,如果按照巡視考核標準,應付黨委理論中心組學習、黨建工作領導小組、“三會一課”、意識形態(tài)、政績觀、領導干部基層聯系點制度等,現在基層的黨務工作者就算是全年無休地干,也達不到要求。因為明面上要求領導干部、支部書記親自起草,但往往最后都加到了黨務工作者身上,黨務工作者只能上啞巴吃黃連,忍氣吞聲地拼命干。
一次活動,要求有會議通知、議程表、主持詞、會議記錄、影像記錄、簽到表等,還要的要求有心得體會、考核檢查材料等。就開展一次學習,搞得籌備人員要弄幾天材料。為了達到檢查標準,工作人員不得不偽造材料,美其名曰叫“補充完善”。
再比如說,一次民主生活會,讓基層給省里、市里提問題,而且必須要提,不能空著。你想啊,他們壓根就沒打過交道,怎么提?提實質性的困難,給領導出難題,要挨上級批評,最后只能是提些“建議加強學習”“建議多到基層調研”等虛頭巴腦的意見。當形式主義成為檢查標準,可想而知應對措施只能也是形式主義了。
二、部分黨員倚老賣老
上級檢查的時候,黨務工作人員是重點。對于絕大多數黨員來說,日常主要工作就是抄筆記了。在實際工作中,即使是實事求是地開展了活動,但每個黨員記錄內容,甚至時間都有可能不一樣。所以為了怕檢查時候出問題,很多支部把“三會一課”做成標準模板,供支部黨員抄襲。這樣一來,檢查的時候,整體內容就對應起來了、好看了。
但就這點工作,很多黨員還是怨聲載道,黨務人員怕檢查時候出問題,不得不“求”著他抄。而這部分人也屬于單位的“刺頭”,已經喪失了黨員的黨性修養(yǎng),日常表現連個群眾都不如。一旦需要擼袖實干的時候,他就把“人家其他地方都沒有干”“你們竟搞些虛的”“把機會留給年輕人”“我不會”等作為擋箭牌,但利益面前比誰都上心,比誰都“跑”得快。
這部分“害群之馬”堂而皇之地在單位中“倚老賣老”“陽奉陰違”,嚴重影響了黨在群眾中的形象。那為什么不把他趕出隊伍呢?對于這部分“刺頭”,正事不行,但“陰招”有的是。領導怕得罪人,影響自己的仕途,小兵怕得罪人,影響自己的工作。結果就是誰都不管,更加助長了他們的囂張氣焰。
三、黨建考核“華而不實”
無論是上級巡視巡查,還是地方黨建考核。為了防止搞一團和氣,很多巡視責任人要求工作人員必須要盡可能多地找問題,出發(fā)點上好的,那么問題就來了,巡視組成員基本都是從其它地方抽調的。這其中,很多工作人員壓根就不了解當地基層工作,想當然地自以為是。
同一項工作,不同檢查組來檢查標準不一樣,“只要是檢查,就肯定有問題”成了潛規(guī)則,這到底是前期檢查工作不嚴,還是為了本次檢查工作能有“交代”?例如“主題黨日”活動,有的檢查人員要求記錄后面要附現場照片,有的批評記錄內容太少、活動形式不夠豐富,有的則說每月必須要開展兩次,而對于“主題黨日”要求,《黨章》《支部組織管理條例》只是要求,一般情況下,每月固定一天開一次。
作為一名在基層工作11年,從事6年黨建工作的“老同志”來說,希望中央部門能夠從上而下的對相關問題進行治理,幫助基層減負。我們并非是不想把工作做好,而是基層工作千頭萬緒,工作種類和工程量都太大,關鍵是干活的人太少了,新來的優(yōu)秀年輕人基層根本不具備“蓄水”能力,留不住人。
黨建考核檢查要求,黨務人員必須要專人專崗,對于上級單位來說,本身人就多,而且工作人員的水平和素質高,實在干不過來就抽調人,很多人是各司其職。
但對于基層單位來說“上面千條線,下面一根針”,一個基層人員上面對應著幾十號人,就算是一個人一個星期安排一項工作,堆積起來都成了大山。這些所謂的“專職”黨務工作者,只能是為了應對檢查,明面上說自己只干黨建工作,實際上都是“萬金油”“多面手”,身兼數職。
基礎不牢,地動山搖,如果不能把基層工作,特別是黨的工作做到老百姓心里,很多政策不僅落不了地,還起到反作用。黨建資料的豪華程度會取得一個比較好的考核巡視成績,但在老百姓心里,真正的為民服務,是不需要“拍照”和“填表簽字”的。
版權聲明: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(fā)貢獻,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,不擁有所有權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。如發(fā)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/違法違規(guī)的內容, 請發(fā)送郵件至 舉報,一經查實,本站將立刻刪除。